x 广告
当前位置: 聚焦 > > 正文

所谓的标准答案未必是最优解_环球实时

2023-02-16 15:14:10 来源:中国教师报

学校大门内侧西面有一小块空地,全校师生进出校园都会不自觉地看上几眼。身为一校之长,我反复思量:如何让这块风水宝地发挥更大的作用?


(相关资料图)

与学校几位班子成员商量后,计划做如下景观设计:因为后面是院墙,墙外是门市房,不妨插几竿竹子,既能挡住外面的嘈杂,又能欣赏四季常青的绿景;中间地带栽上几十棵冬青树,冬青低矮枝繁,与后面的青竹俯仰生姿。在冬青前面靠近主干道的地方,栽一棵“大鹏展翅”造型的小叶女贞树,这可是我在苗圃煞费苦心精心挑选、感觉富有启迪意义的“杰作”。

小花园竣工后,师生进出校园连连夸赞“好漂亮”。

然而两个月后,意外出现了。竹子和冬青都枝繁叶茂、绿意盎然,最让我们怜爱的小叶女贞却奄奄一息。我看过几次,也让人给它添加了“营养液”,但却无力回天,小叶女贞的叶片愈发稀疏,不久就枯死了。

来年春天,学校又买来一棵近两米高的枫树,在一个绵绵的雨天栽到原处,期盼着它快快长大,秋天就能尽情欣赏“红于二月花”的霜叶。可是,意外又一次发生了。没到夏天,这棵我们寄予无限希望的红枫,也慢慢枯死了。

到底是怎么了?我围着这棵树转了一圈又一圈,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同一块地,后面的竹子和冬青活得好好的,而前面栽什么都不行?

第三个春天来临时,我安排工人师傅把这片地深挖挖,想一探究竟。原来,两次都干枯的树下竟是一片石灰层。当年建校之际,建筑工人在此处存放过石灰,结了一层厚厚的石灰层,顶上只覆盖了薄薄的土。试问:这样贫瘠的土壤,又怎能养活花木呢?

不是树木不好好活,也不是工人师傅管理不当,而是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适合花木的生长。

听了工人师傅一番话,我不禁陷入沉思。是树选错了吗?不,它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。真正的错误在于我没有弄清土壤的情况。

我们给了空地一份“答卷”,但未必是它的最优解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如果我们不能因地制宜做事情,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。这块地不适合种花木,但可以挖出建筑垃圾使土地恢复营养,或者放块景观石。种植花木是这样,做教育亦是如此。

静下心来做教育,不随波逐流,不人云亦云,因材施教,因需施教,才能做出有温度的教育、适合的教育。一所学校里有不同类型、不同层次的学生,我们的任务就是使他们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、健康成长。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进行一般性的教育外,还要善于观察他们的日常表现和变化,了解他们的学业基础、思想状况、内心世界,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,采取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的办法,因人施教,因变施教。就像王守仁说的那样,“因人而施之,教也,各成其材矣,而同归于善”,如此方能引导学生个个成人、成才、成功。

因材施教的前提是“识材”,关键是“因材”,目的在“成才”。

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:“不知人之短,不知人之长,不知人长中之短,不知人短中之长,则不可以用人,不可以教人。”先懂得学生再施教。只有懂得了学生的性格,才能懂得如何相处,了解了他们的学习优势和不足,才能因材施教。我们既要坐而言因材施教的规律,也要起而行因材施教的规律,长善而救失。帮助优等生不断确立新目标,提出新要求,提升耐挫力,勇毅前行;主动接近中等生,热情关怀,积极帮扶,让他们在肯定和鼓励中看到自己的长处,争取早日进入优等生的行列;温暖后进生,不言弃,不抛弃,不放弃,善用“放大镜”,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,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。

我认为,没有不想好的孩子,只有特殊的孩子,对此也要用特殊的方法。教师给出的所谓的标准答案,未必是学生的最优解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
(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奚仲中学)

关键词: 因材施教 小叶女贞 人云亦云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极直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